1961年,英国动用48枚核弹,计划轰炸中国,为何最终不敢动手?
天狮娱乐
天狮娱乐

业务范围

1961年,英国动用48枚核弹,计划轰炸中国,为何最终不敢动手?
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07:53    点击次数:152

1982年,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,与我国领导人会晤期间,聊起香港回归问题时,邓公说了一句话:“中国人虽然穷了点,但打起仗来,是不怕死的。”

一向强硬的撒切尔夫人,听完这句话后,也有点失色,最终只能放弃英国所谓“治权和主权”分离的野心,按照我方的意见,完成香港问题谈判。

表面看上去,相对于1982年,为了与阿根廷争夺马岛控制权,不惜一战的态度,英国对待香港问题时,似乎异常“软弱”,没有想要据岛不还的想法。

实际上,这当然是个假象。让曾经的殖民者,吐出被自己殖民的土地,就好像让资本家放弃剥削工人一样,是个不现实的想法。

英国之所以在香港回归问题上,这么“好说话”,是因为他们早就试过了用武力威胁的办法,妄图将香港永远占据,但最终却都没能如愿罢了。

比如在1961年,英国就曾准备在新加坡部署48颗原子弹,用来敲诈我国,阻止我国收回香港。甚至因为自己原子弹不够,还从美国购买了十几枚。

那么,既然原子弹已经准备好了,狠话也放出去了,为何最终英国还是没敢使用这些原子弹,而是选择把它们都运回国了呢?

一、“三巨头”之一的英国

这些年来,随着我国实力的增强,以及英国实力的衰退,导致在大部分中国人眼中,英国都快要沦落为一个二流国家了。

因此当提起英国曾准备用48颗原子弹,对我国进行核讹诈的时候,人们的第一反应,往往是不信。

怎么可能,英国那么“菜”,又离我国这么远,它也不像美国那样,有众多海外军事基地,就算有这个想法,也实现不了啊,怎么对我国进行核讹诈呢?

实际上,这是基于眼下中英两国实力的对比,得出来的一个结论。在60多年前,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的。

首先说我国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,是1964年。我国是世界上第5个研究出原子弹的国家。

换句话说,在此之前,英国对我国进行核讹诈,在技术上是可行的。

其次,从英国的角度来看,眼下的英国固然实力衰落,已经逐渐没有了与中俄美并列的资格,但在1961年,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的。

事情得从1945年,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说起。那时的世界,主导者是“三巨头“,即英国,苏联,美国。

二战刚结束的时候,虽然英国在美苏面前,实力稍弱,但彼时的英国,有近800万军队(包含殖民地军队),数十艘各型航母(在那个年代只要是有甲板可以起落飞机的船就叫航母),海军的力量依旧强大。

更重要的是,其遍布全球的海外殖民地,大部分还没有独立,比如号称“英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”的印度,就是在二战以后,才取得独立的。

后来,因为美苏两国默契配合,英国失去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,从而也就断了其对大部分殖民地的控制。

而苏伊士运河之战,是1956年发生的。

当时的英国,处在一个微妙的国际地位上。

一方面,从军事和政治实力来说,它已经不具备“三巨头”之一的实力了;但另一方面,从国际影响力,以及英国对自己的自我认知来看,它还是一个与美苏并列的国家。

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,再加上冷战日趋激烈,社会主义阵营的我国,和资本主义阵营的英国,对立也更加严重。

种种问题叠加在一起,就促使英国开始对香港问题感到担忧。随着印度独立,香港背靠着我国大陆这么大一个市场,对于英国的意义又迅速增加,成为其维持自己“世界性强国”的重要支点,不容有失。

实际上那时的我国,也没有短期内收复香港的计划。但英国人做贼心虚,自己着急了。

只是干着急没用,经过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,全世界都明白了,如果打常规战争,还是在大陆周边,美国带着16国联军都打不过,英国自然更没信心了。

于是,一个邪恶的,靠着原子弹来恐吓威慑我国,试图阻止我们收复香港的计划,就诞生了。

恰好彼时新加坡还没有从英国殖民地中独立出去,给其提供了靠近我国的军事基地。英国人费尽心力的,在新加坡扩建机场,部署轰炸机,并准备将48枚核弹,部署在这里。

一旦我国想要收复香港,他们就要用这48颗核弹,轰炸我国。

二、担心引发世界大战

英国在新加坡部署原子弹,准备用来对付我国,这可不是说说而已,而是付诸于行动了。

有两点可以证明这一点。

第一,是当时英国的航母舰队,就曾载着配备有原子弹的舰载机,在我国南海附近游弋,并且将这一消息通过报纸散布出来,威胁的意味不言而喻。

第二,英国还担心仅仅自己准备的原子弹还不够,于是派出参谋长蒙巴顿将军,与美国方面谈判,得到美国的支持。

时任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的费尔特,曾公开表态:“如果中国强行收复香港,美国将与英国一起,对中国进行核打击。”

与此同时,时任英国外交部长的道格拉斯,在给首相写信的时候,直接说:

“如果中国打算武力收复香港,我们可以采用常规武器或实施核打击来解决,但显然动用核武器才能真正解决。”

总而言之一句话,当时的英国政府,是真打算用原子弹来威慑我国,阻止我们收回香港的。

那么问题就来了,既然英国人这么嚣张,为何最终还是不敢动用原子弹呢?

这首先是由于当时的国际格局。

1961年,正是冷战最激烈的时候。当年12月,美苏双方因为柏林墙的问题,在德国柏林引发了坦克对峙,几十辆苏联和美国的坦克,几乎把炮口怼到彼此军人的脸上了,战争一触即发。

其后到1962年,又爆发古巴导弹危机,因为美国给土耳其等北约成员国内,部署了导弹和原子弹,苏联也准备在美国的“后院”古巴,部署几十枚原子弹。

这事被美国飞机侦察发现,由此引发了冷战以来,全球最紧张的一次核弹对峙,美苏双方的领导人,几乎都把手指头放在核按钮上方了。

这两次事件,虽然最后都没有演变成真正的核大战,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,紧张对立的气氛,可见一般。

毫不客气地说,当时的世界,距离新的世界大战,就差一个火星子。

这种背景之下,如果英国为了谋夺香港,对我国使用核弹,那么就等于是点燃了这个火星,大概率要引发世界核大战的。

别看当时中苏关系不好,但我国毕竟是社会主义阵营一分子,就算苏联为了安其它小弟的心,也不可能在我国遭遇核打击后选择无视。

而苏联一旦插手,美国势必要参与。如此一来核大战就很难避免,当时苏联的核弹投射能力,不如美国,但核弹之下,两败俱伤是必然的。

而且,在苏联边上的欧洲各国,包括英国,指定早就被夷为平地了。要知道当时东德还在苏联控制之下,距离英国实在太近了。

正是出于这个原因,英国人虽然嘴上喊得很凶,但从1961年到1964年,这三年我国正在困难时期的“窗口期”,英国人也没敢真的试图用原子弹,来威胁我们放弃香港。

而到1964年以后,情况就又发生变化了。

三、我国实力增强,英国实力进一步衰退

1964年10月16日下午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,我国成为即美苏英法之后,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,而且还是自主研发的。

这一消息的发布,让英国人大吃一惊,当时的英国媒体,在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消息时,评论说:“英国是时候改变对待中国的态度了。”

从表面上看,我国刚刚研发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,而且还没有有效的运载工具,打不到英国。因此在新加坡部署着远程轰炸机和原子弹的英国,对我们还是具备核优势的,能够进行核威慑。

但从本质上来说,中国步入有核国家俱乐部,哪怕只是试射了第一枚,实际上已经断绝了英国对我们进行核讹诈的可能。

因为五个大国之间的“恐怖核平衡”,其实是个套娃游戏,你威慑我,我威慑他,他又威慑你。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说,就是当一颗核导弹升起,发射向其它国家之后,最大的可能,是全球所有的核导弹都发射出去。

再举个直白一点的例子,就好像69年珍宝岛冲突,中苏关系交恶,苏联威胁要对我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。当时我们的核武器数量和核运载工具,都不如苏联,真打核大战肯定是赢不了的。

可当时我们却故意放出消息,说别管苏联人怎么打我们,反正只要他们一动手,我们就先把周边附近的美国军事基地,用武器给打了。不然等我们和苏联大战的时候,美国人坐收渔利怎么办?

这下子美国着急了,连忙对苏联施压,说你们彼此打成什么样不管,但不能动用核武器,不然大家都得玩完。

而这,正是五大国“恐怖核平衡”的真相,即鉴于核武器巨大的威力,一旦其中两个国家使用核武器开战了,那么其它国家也将被动卷入其中,最终只会是世界大战的结果。

从这个意义上说,随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,实际上对应对英国的核威慑,就开始初步起效了。

我们原子弹打不到英国,但是能打到美国在周边的基地,能打到英国的其它殖民地。

这种背景之下,英国当然不敢再狂言对我们使用核武器。

另一方面,除了我国日渐强大以外,英国自身的衰落,也是其最终不敢使用原子弹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前文说过了,英国准备用来威慑我国的原子弹,是部署在新加坡的。而1961年以后,正是包括新加坡,马来西亚,印尼等西方列强的殖民地,独立运动此起彼伏的阶段。

在这一时期内,英国因为失去了苏伊士运河的主导权,军事力量也不够强大了,根本没办法威慑镇压这些殖民地的独立解放运动,只能步步妥协,尽可能地延后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时间。

这种背景之下,英国在新加坡部署原子弹,用来威慑我国,对新加坡来说,就是一个很大的威胁。

随着我国原子弹研发出来,一旦真的爆发战争,我们打不到英国,但打新加坡还是没问题的。

这样一来英国再把原子弹部署在新加坡,新加坡人就要担心自己被卷入核战争,自然会起来抗议,这等于是进一步推动了新加坡的独立运动,对英国殖民统治,是非常不利的。

鉴于此,英国为了维持自己对新加坡,以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力,只能把原子弹和轰炸机撤回国内,以此换取英国能够参与到“马六甲海峡”的主导中,分割更多利益。

从这个角度上来讲,英国当年灰溜溜地把用来威胁我国的原子弹和轰炸机,撤回国内,也是因为其实力进一步衰落,没办法镇压新加坡独立运动,又想维持对新加坡的殖民统治,不得已之下做出的被动抉择。

综上所述,当年英国人没敢真的动用原子弹,阻止我国收回香港,也是出于我国实力增强,而英实力逐渐衰落这一现实,而做出的“从心”之举。

四、结语

相比于当下还处于“强盛”时期的美国,已经逐渐衰落下去的英国——这个盎格鲁撒克逊人主导的,上一任世界霸主,其实更能体现它们的文化传统。

在1964年,我国还没研究出原子弹之前,英国外长给自己的首相写信说,最好用核打击的方式,来“解决”香港问题。

结果仅仅3年之后,我国原子弹一爆炸,英国媒体就开始说:“是时候考虑改变对中国的态度了。”

这其中弱肉强食,“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”的逻辑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客观地说,想要改变一个民族的价值认知,是很难的。尤其是当这个民族曾经还是世界第一强国的时候。

这一点从我们自己身上,就能得到例证。美国人在全球推动颜色革命,几乎无往不利,偏偏到了我国就失效了,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文化价值基因,与它们那一套不兼容。

反过来说,对待英国,美国这样的国家,你跟它讲“世界大同”,讲“和而不同”是没用的,因为它骨子里信的就是谁拳头大谁有理那一套。

从这个角度说,用“他们听得懂的方式,跟他们讲话”,这不是一个表示不满的外交辞令,而是一个应该遵守的客观规律。

这个规律就是:口头抗议一万次,比不上轰炸机的翅膀煽动一次。